浏览次数:47作者: 站点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9-22 |
今年以来,在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段园镇基层实践站内,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民主恳谈会”“民意倾听会”正常态化开展。人大代表、镇村干部与居民群众围坐一堂,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种养殖技术、养老服务等群众关心的身边事、烦心事畅所欲言。让人大基层实践站不仅成为代表履职、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更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汇集民智、解决民忧的基层实践基地,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良性互动。
搭建履职平台,畅通民意表达“主渠道”
淮北市杜集区段园镇贯彻落实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一号文件精神,按照“有场所、有制度、有活动、有实效”的标准,全面建设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段园镇基层实践站,将其打造为代表联系选民、收集民意、履职尽责的前沿阵地。实践站依托“线上+线下”双学习场景,定期推送政策解读视频、典型案例分析等学习资料,累计覆盖人大代表及群众300余人次;组织“代表领学+群众共学”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50余份,通过“理论+案例”的立体化教学,切实提升群众法治素养和政策理解力。同时,实践站每月15日安排镇人大主席团成员坐班接访,采用“坐诊”接待、“出诊”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倾听民意,今年以来已收集群众关于农村道路硬化、水利设施建设等意见建议7条,其中3条已被采纳并纳入实施计划。这一开放、直接、高效的沟通机制,确保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诉求能够真实、快速、完整地传递到决策执行层面,实现民意诉求办结率和群众满意度双100%。
完善办理机制,确保民生诉求“闭环管理”
“话民主”关键在于“有回音”。段园镇人大主席团建立健全民生诉求办理反馈机制,形成“代表收集—分类梳理—交办转办—跟踪督办—结果反馈—满意度评价”的闭环管理流程。聚焦民生保障、基层治理等热点,组织人大代表与志愿者“进社区”“入户讲”,以“拉家常”的方式讲清《民法典》中与百姓权益相关的条款,用身边事解读乡村振兴“大政策”,通过“你问我答”零距离解惑,把“文件话”转化成“大白话”,让法规政策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截至目前已开展宣讲2场次,惠及群众100余人次。同时,镇人大主席团通过建立“5日内响应、15日内办结”的督办机制,对办理过程实行全程跟踪监督,确保责任到人、时限明确。办理结果5个工作日内通过电话回访、上门反馈等形式告知提出意见的群众,目前已收到群众评价3人次,综合满意度达100%,真正做到代表履职有作为、民意诉求有着落。
成效显著,展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效能”
人大实践站里的民主实践,不仅推动解决了群众反映的种植养殖技术指导、民生服务改善等具体问题,更在实效中展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活力。在种植养殖方面,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开展专项指导,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民生服务领域,优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此外,实践站通过“民主实践成果展示墙”,以图文并茂的生动形式呈现代表履职典型案例、政策宣讲实际场景以及民生实事解决过程,清晰记录代表联系群众、吸纳意见、推动解决的完整履职足迹,目前已展示代表履职风采7组,切实增强了人大实践站的宣传教育功能。通过这一载体,民主协商、决策、监督各环节有效衔接,民生诉求全部高质量落实,群众满意率持续保持100%,代表与群众联系更加紧密,基层治理效能和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下一步,段园镇将继续深化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建设,重点在拓展民主参与形式、丰富民主实践内容、提升民主监督实效等方面下功夫,持续完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努力将实践站打造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示范窗口,让民主法治在基层实践中更加生动具体,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人大力量。
一审:徐晓雯
二审:魏雅琦
三审: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