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780 信息来源: 淮北日报发布时间:2014-11-11 |
到10月底,该区实际实施的26项中已有15项提前完成全年任务,分别是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农村五保供养、贫困残疾人救助与康复、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就业促进工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公共文化场馆开放、美好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奖补。
据悉,通过多年来民生工程的实施,杜集区不断总结探索,逐步建立健全了民生工程推进机制,确保民生工程规范实施,高位推进。根据全年目标任务,详细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及月度工作计划,做到目标清、任务明、推进措施实,在继续推行月调度、月督查等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特邀监督员、农民监理员、会商督办及落后约谈工作机制,为民生工程的有序实施、快速推进夯实了基础。
加强民生资金管理,是落实民生工程政策的必要保障。在当前经济形势不景气的情况下,该区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保障民生工程实施需求,通过加强调度、调整支出结构、压缩行政运行成本等方式,坚持把财力向民生倾斜。今年,该区26项民生工程预算总投入约4亿元,其中区财政拿出4000余万元作为配套资金。1-10月份,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民生工程的资金已超过2亿元,其中,仅发放到城乡居民手中的各类补贴、救助资金就达3200多万元,有效地保障了各项民生政策落实到位。
强化实施过程监管,是助力民生工程推进的重要抓手。该区通过加强协调调度,创新督促检查形式,正常情况下每月调度,特殊情况重点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问题,促进民生工程的高效实施。同时建立了目标管理、政务督查、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五位一体”的民生工程督查机制,进一步规范了补助发放项目的民主评议、三榜公示制和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等“六制”管理。
为让民生工程政策深入人心,杜集区通过开展多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活动,把民生政策送到千家万户,不断提升群众对民生工程的知晓率、支持度和满意度。民生工程是惠民工程,该区本着“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的原则,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施重点面向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突出民计民生改善。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标尺,在努力提升政策知晓率的基础上,加大对受益对象回访和社会公众调查的工作力度,进行项目绩效评价,增强满意度,确保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
除提前完成的15项之外,其余11项也进展顺利,农村低保、中职和普高困难学生资助、职业技能教育资助、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城乡医疗救助5项补助发放类项目按规定要求已经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升工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性农业保险进入收尾阶段,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近日可完工并实现供水,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8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