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3097 信息来源: 杜集区市容局发布时间:2011-06-27 |
各镇党委、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各单位,驻区各单位:
为加快建立农村清洁工程长效工作机制,彻底改变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建立健全“户集中、村收集、镇(办)转运”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推进城乡环境管理一体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彻底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为突破口,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为重点,坚持政府主导、村(居)主体、全民参与,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快建立农村环境卫生工作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和建立具有杜集特色的市场化运作、专业化保洁、科学化管理的工作新路子。
二、总体目标
1、建立一套镇(办)、村(居)强力高效、协调联动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机制;
2、制定一套比较完善的农村环境卫生协调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
3、形成一套科学的农村垃圾收集、运转、处理机制;
4、添置一批实用、方便、清洁的环卫新设施;
5、突出一个工作重点:积极开展农村“三清”(清淤泥、清垃圾、清沟渠)、“四化”(硬化、绿化、美化、亮化)、“五改”(改水、改厕、改厨、改圈、改灶)活动;
6、奋力实现一个目标:一年大见效、二年大突破、三年大提升。
三、工作重点
(一)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多元投入机制
1、政府投入:区财政每年投入200万元(其中150万元作为配套资金,三镇两办各30万元,50万元作为年终以奖代补资金),三镇两办每年投入150万元(各投入30万元)。设立专户,专款专用,确保环卫硬件建设和日常转运费用由政府承担。
2、项目支撑:统筹利用城乡一体化项目资金、各类民生工程等政策性资金,切实加强农村现有基础设施建设。
3、社会帮扶:充分发挥现有“联、帮、包”工作机制的作用,实行社会帮扶,联手共建。
4、村民自筹:按照村民自愿、一事一议的原则,适度缴纳垃圾转运处理少部分费用。
(二)建立健全环卫队伍保障机制
1、健全完善环卫长效管理机制。各镇(办)均要成立专业清扫保洁队伍,工资由镇(办)统一管理发放。重点清扫保洁街道、农贸市场以及镇办主干道。
2、各村(居)组建稳定的清扫保洁队伍,按每100户左右农户配备1名清洁人员标准,或每个自然村配备不低于2名清洁人员标准,组建村一级清扫保洁队伍,工资由区、镇、村三级统筹发放;
3、充分发挥低保户作用,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有劳动能力、志愿进入清洁队伍的低保户,可适当提高困难补助标准。
4、各镇、办、村(居)组织机关干部、党员、民兵、团员建立志愿者清洁队伍,定期义务开展清扫活动,督查指导农村清洁工程开展情况。
(三)建立健全基础设施保障机制
坚持与城乡一体化相结合,与开展村庄整合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相结合,与民生工程建设资金相结合,切实加强农村道路硬化、绿化、亮化、供电、供水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每个自然村要建立至少2个以上垃圾收集池(房),至少投放一辆垃圾车及部分垃圾桶,各镇(办)配备一辆大型垃圾运输车,至少建立一座垃圾中转站,对垃圾实行定点定时清理运输,同时镇(办)配备必要保洁工具
(四)建立灵活有效的工作机制
各镇、办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因村制宜,不搞一刀切,建立灵活有效的工作机制。各村(居)建立垃圾定点、定时、定人清理运输制度;划定清洁工责任区域,明确保洁指标要求,实行包保到人制度。建立环卫工人清洁工具、服装及工资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环卫工人目标考核制度等。
(五)建立农村垃圾集中、收集、运输一条龙工作流程
实行“农户垃圾袋装或桶装放到指定地点——清洁工定时巡回收集并运到垃圾池——村(居)负责将垃圾池垃圾运到镇(办)垃圾中转站——镇(办)垃圾运输车运到垃圾电厂”的工作流程。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力推进
成立区农村清洁工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组成人员如下:
第一组长:顾 文(区委书记、区文明委主任)
组 长:张保成(区委副书记、区文明委副主任)
副 组 长:袁九森(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区文明委副主任)
陈 辉(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区文明委副主任)
王明华(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区文明委副主任)
彭宪新(区人大副主任、区文明委副主任)
张 平(区政协副主席、区文明委副主任)
李传金(区委督查组组长、区文明委副主任)
成 员:张 杰(区委办公室主任)
董 颢(区政府办公室主任)
李晓东(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王道华(区民政局局长)
曹立民(区发改委主任)
聂泽学(区教育局局长)
王 可(区财政局局长)
王新宇(区农水局局长)
牛友军(区建设局局长)
赵德炬(区商务局局长)
梁圣杰(区卫生局局长)
王瑞智(区环保局局长)
徐钦敏(区文广新局局长)
杭春庆(区市容局党支部书记)
陈国庆(团区委书记)
谢 辉(区妇女联合会主席)
张永彬(高岳街道办事处工委书记)
王庆江(矿山集街道办事处工委书记)
陈明月(石台镇党委书记)
王 振(朔里镇党委书记)
冯 轶(段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设在区文明办,杭春庆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毛月萍、周超、杨永刚、周刚、王显、孙其为副主任。各镇、办要加强领导,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利用宣传站、宣传栏、宣传标语、“一封信”、“小手拉大手”、公益广告、漫画、广播站、文艺演出、“三下乡”活动等各种有效形式,让垃圾袋装化、桶装化观念深入人心。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区委督查组定期开展督查,实行每季通报制度,落实较好的单位通报表扬,落实较差的单位通报批评。
(三)强化督查,强化调度
1、建立四级督查网络: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重点查、区文明委领导成员经常查、区市容局定期查和镇(办)环卫所天天查。
2、强化三级调度:区文明委领导、区农村清洁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每月一调研,每月一调度;各镇(办)坚持每周一调度、每周一通报;区市容局对垃圾量每月一排名,每季一考评,每年一奖惩。
(四)强化考核,强化奖惩
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同经济工作同考核、同奖惩。采取平时考核、年终考核相结合方式,严格兑现奖惩(具体办法专另行文)。
杜集区人民政府
2011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