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集区科技特派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
浏览次数:1473 发布时间:2008-09-08
|
|
初秋时节的杜集农村,无论是在葡萄种植基地,还是在养殖示范小区,人们都能看到一个个科技特派员忙碌的身影。今年以来,杜集区新型产业、农业新技术和引进新品种不断增加,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良好基础。
杜集区把引导农民科技种田,加快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转化作为农业技术人员工作的主战场,用科技提高农民的致富本领。为此,去年8月,该区在全市率先试点从农业、科技、养殖等行业选派科技特派员7名,进村入户开展工作。据了解,科技特派员要在2至3年的时间内,壮大该区肉鸭和葡萄优势产业,推广10项先进实用技术,培育和提升4家龙头企业,培育1000余户科技致富典型,建立完善营销协会、专业协会、科技协会等经济合作组织,造就2000余名新型农民。一年来,科技特派员在农村积极开展政策宣传、星火培训和技术推广等任务,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被誉为农民科技致富的“天使”。
在杜集区段园镇,科技特派员裴新存为当地葡萄产业发展“量体裁衣”,示范推广了优质葡萄新品种栽培和套袋技术,引进了凤凰51、贵粉玫瑰等多个新品种,通过建立葡萄示范小区,让村民们看到了科技栽培带来的巨大效益。一年来,作为科技特派员的裴新存先后组织开展科技培训4期,参训人员达2000多人次,科技咨询达1.2万人次,推广新技术5项,建立示范基地100亩,葡萄套袋110万个,帮助农民增收近2000万元,深受好评。
同样,在该区矿山集街道办柿园村,科技特派员王丹积极利用自己掌握的养猪技术,先后培训680人次,带动周边100多户养猪大户。同在矿山集的科技特派员郝圣军,指导当地农民发展种鸭养殖新技术,发展养鸭大户500多户,也为农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杜集区科技局局长胡彦军告诉记者:“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和农业生产第一线,开展农业技术承包、星火科技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创建利益共同体,建立科农合作长效机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从实践看,试点科技特派员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促进了全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