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52作者: 站点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8-27 |
“以前下雨就愁出门,深一脚浅一脚,路面全是积水,现在两侧都修了柏油路,上班、上学、出行都方便了!”现如今,矿山集街道杜集社区付洼自然村的居民们站在崭新平整的柏油路上,脸上洋溢着舒心的笑容。这条曾让村民苦不堪言的“烦心路”,在人大代表的多方奔走与推动下,短短二十几天便完成了华丽蜕变,成为直抵民心的“幸福路”。
付洼自然村道路狭窄、低洼积水问题由来已久,尤其主干道两侧及不少居民房前屋后仍是土路,每逢雨落,泥水横流,不仅出行艰难,更存在安全隐患,居民们的呼声传到了人大代表耳中。杜集区人大代表黄喜梅了解到情况后,迅速行动,与社区工作人员一道,深入付洼村,调研实际情况。
为拿出最优方案,一场别开生面的“红板凳议事会”在村民家中召开。人大代表、党员、居民代表围坐一起,聚焦道路积水点治理、中心路拓宽、房前屋后硬化等难题热烈讨论。黄喜梅认真记录每条建议,会后,她立即将群众呼声与初步方案进行梳理,上报给街道人大工委及城建部门。街道人大工委主动对接区人大,积极反映付洼村的实际困难与群众迫切需求,经过多方不懈努力,成功争取到区级项目资金,为项目落地提供了坚实保障。
2025年2月16日,伴随着机器的轰鸣,付洼村道路提升工程正式开工。为确保工程真正惠及于民,黄喜梅与社区纪检委员张雨组成“双监督”小组,从路基处理到混凝土浇筑,从花坛修建到路面拓宽,全程严格把关。她更是频繁出现在施工现场,对照图纸检查进度,协调解决施工中的突发问题,确保工程高质量推进。短短20天,一条宽阔平整的水泥路便取代了昔日泥泞的土路,延伸至家家户户门前,低洼积水点得到根治,新建的花坛也悄然提升了村庄的“颜值”。
付洼村的变化,是黄喜梅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生动注脚。面对赞誉,她目光坚定:“人大代表不是光环,而是沉甸甸的责任。群众家门口的‘小事’,就是我要全力以赴的‘大事’。路修好了,更要管好护好。”在她的建议下,社区已建立道路定期巡查维护机制,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出行便利。
一条路的变迁,折射的是泥土路通向民心路的深刻转变。黄喜梅以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纾解民忧,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人大代表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赤子情怀。付洼村新铺就的水泥路,不仅联通了村庄的各个角落,更紧密联结起代表与群众的心,成为杜集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坚实路基。(曹瑞)
一审:徐晓雯
二审:魏雅琦
三审: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