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183 信息来源: 段园镇宣传部发布时间:2016-04-28 |
春蚕到死丝方尽
——夙夜为民的基层好干部黄敦柱先进事迹
“黄敦柱长期带病熬夜工作,他是为我们累死的啊!是他带领着乡亲们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如今快退休了,该享享清福了,他却突然地走了,真是太令人遗憾了。
时间回溯到2014年2月9日上午,当时段园镇牛眠村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该村三百多名村民自发来到黄敦柱家中,前来送他最后一程。
黄敦柱生前曾任牛眠村前村委会主任、牛眠村村委委员。在15年的任职期间,他带领群众搞多种经营,带领村民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彻底改变了牛眠村贫困落后的面貌。然而因常年过度劳累,他于当年2月8日下午突发脑溢血辞世。
黄敦柱走了两年,但时至今日,牛眠村许多村民仍然不敢忘怀,常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他、讲述他……
夙夜为民谋致富
虽然说出了豪言壮语,但是想带领这样一个村富起来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牛眠村位于杜集区段园镇境内,这里的农民祖祖辈辈以传统的种植业为生,一代一代的人种庄稼把腰都给累弯了,可依然看不到富裕的影子。如何带领村民们发家致富?黄敦柱为此绞尽脑汁。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黄敦柱和村委会决定带领村民在塌陷区发展养殖业,同时开设各种工厂搞承包责任制,请专业人士负责生产,每年交给村里固定的钱数。构想形成了,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度却很大。塌陷区发展养殖业需要资金,开办工厂搞承包也需要资金,然而一个贫困落后又负有外债的村子又何来资金呢?为此,他四处奔走,向政府争取、请矿上支持、做村民工作,终于筹集到了资金,从而开启了他带领村民走致富道路的第一步。
2001年,经过两年的发展,村里的养殖业已经初具规模,开办的工厂效益也很好,牛眠村开始走上了致富的道路。然而黄敦柱却因为长期熬夜工作积劳成疾,在2001年的时候突发脑溢血,由于抢救及时,他脱离了危险。出院之际,医生再三叮嘱他,要好好保养身体,切记不能再熬夜了。
然而回到工作岗位之后,黄敦柱却又将医生的话忘到了九霄云外,继续忘我地工作,每天都工作到凌晨12点左右才能回家休息。牛眠村的发展和群众的冷暖却仍然是他心中割舍不掉的牵挂。
在黄敦柱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村民的不懈努力,牛眠村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黄敦柱担任村长的8年时间里,牛眠村不仅还清了110多万元的外债,而且村民的人均收入也翻了几番,村民的生活也过得越来越好。
2008年,原周行村、沈庄村、牛眠村合并为牛眠新村,黄敦柱任村委委员。卸下村委会主任重担的他仍然为百姓积极奔走,只要是百姓有了困难找到他,他一定尽己所能的帮助别人。而对于工作,黄敦柱也是尽心尽责,村里只要有需要他的地方,就会出现他的身影。
春蚕到死丝方尽
黄敦柱的去世前没有任何征兆,他的妻子坦言一切来得太突然,到现在她还有点接受不了。两年前的2月8日上午,他像往常一样去上班,11点40分,妻子给他打电话,他说他正在办公室收拾东西,很快就回家吃饭。到了12点左右,妻子再给他打电话,手机没人接了,妻子还以为他外面有事不回来了。中午一点多,一位到村委办事的人来到了黄敦柱的办公室,发现门虚掩着,推开门一看,发现黄敦柱躺在地上。他立即打通了医院的电话,医生立即赶来,但为时已晚,黄敦柱还是没能抢救过来,经医生诊断,黄敦柱为突发脑溢血死亡。
很多村民都给予了黄敦柱很高的评价,但他们的言辞却又是那么的简洁,只是不断地强调他是个好人,也许一句他是好人已经足以概括黄敦柱在村民心中的地位了。
一位和黄敦柱共事多年的同事这样说道:“也许人的一生能量都是有限的,黄敦柱已经提前耗尽了所有的能量,对于他的离去我表示很悲痛和遗憾。但是他对牛眠村所做的贡献却是大家都看得到的,他将永远活在牛眠村村民的心中,五年,亦或是十年、二十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