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216 信息来源: 段园镇宣传部发布时间:2016-04-28 |
耄耋老人乐当"编外警察"
——袁庄矿退休工人欧胜召先进事迹
欧胜召, 是淮北矿业集团袁庄煤矿保卫科的一名退休职工,1988年退休赋闲在家的他,总想发挥“余热”找点事做。27年里,段园镇袁庄矿那条1000多米的小街,欧胜召不知走了多少遍。
自打退休,欧胜召就坚持每天在那条小街上来回巡查,义务管理市场、疏解交通。不求任何回报,只为发挥余热,今年87岁的欧胜召甘做一名快乐的“编外警察”。
欧胜召说,只要身子骨硬朗,自己会一直做下去,多管一些“闲事”,给人一点方便。
退休后的新工作
1988年底的一天,他独自一人溜达到袁庄矿小学门口,正值学生上学的时间,接孩子的、上下班的、小商小贩做生意的拥挤在一起,严重影响了交通。袁庄矿是一个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矿,每当早上7点半至8点钟,原本非常窄的小街会变得非常拥挤。
“反正在家呆着也没事,到街上疏导疏导交通,这个咱能干。”就这样,在矿里的支持下,欧胜召成为了小街上的一名“编外警察”。
“他是说话有分量的老人”
有的老人把三轮车放在路上,他帮老人推;年轻人的自行车碍事,他帮助搬搬;有的商贩占道经营,他苦口婆心地做工作;上下班高峰期,他坚持在交通易堵塞的地方引导……
27年来,类似这样的事情每天都有,但欧胜召不厌其烦。
袁庄矿最为热闹的这条小街长约1000多米,欧胜召每天要来回巡视好几趟。
小街并不宽敞,路边两侧的流动摊点和停置的自行车会使得街道更为拥挤,尤其是在学校路段附近,每值放学时刻,这条街像是被扼住了喉咙,来往车辆行人交织,道路被挤得水泄不通。
“原先小街的路牙石没有这么高,所以很多商贩的摊子很容易摆到马路上,本来就六七米的路,让他们这么一摆,就更堵了!”回忆起前几年小街的拥堵,欧胜召这样说道。
面对越来越多的人流和越来越堵的道路,欧胜召想到一个妙招。
“街坊邻居们,咱打今儿起就立个规矩,谁也不能在摆摊的时候超过这条白线,希望你们配合,给过往的车辆和行人一点方便。”
在小街人流最多的路段,欧胜召用石灰粉沿街道两边画出了两条白线,只要谁越过了白线,欧胜召就会进行劝阻。
“欧大爷可认真负责了,一开始我们也不理解。随着店门口的自行车、摩托车乱停乱放的少了,俺的生意也比以前好了。”在欧胜召的带领下,镇宣传工作人员来到了一家鞋店,说明来意之后,店主梁侠对欧胜召的做法赞不绝口。
“别看欧大爷平时笑呵呵的,为人随和,要是较起真来,那可是不留情面。”欧胜召的一位老乡笑着说道。
2012年秋天,这位老乡到小街做生意。“这不是欧叔吗?来,吃花生。”看到欧胜召前来,这位老乡双手捧着熟花生送到欧胜召面前。欧胜召捏了几个花生一边吃,一边让他把摊位向后挪一挪。
“叔,能不能通融通融?”“不行,你不挪,别人怎么挪,请支持你叔的工作!”那位老乡顿时语塞,自动把摊位向后挪。
“基本上95%的店铺都会支持欧胜召的工作并听从欧胜召的建议,他是一位说话很有分量的老人。”提起欧胜召,段园镇城管中队中队长林金明说。
练就火眼金睛
“抢劫的,往南跑了,赶快、赶快追!”2012年夏天,一声大喊让原本平静的小街炸开了锅。
“欧老,你别急!我们有几个队员正在南边执勤呢,我这就给他们打电话。”接到欧胜召的电话,林金明一边往欧胜召所在的位置赶,一边要求在南边执勤的城管队员搜寻劫匪。
“我看他贼眉鼠眼的,眼睛四处瞟,就不像什么好人。当时,一个卖桃的小贩正在给顾客称桃子,这小子上来就抢小贩的钱!”欧胜召说。
几分钟后,南边的城管队员将劫匪抓了个正着。
林金明说,自打那次以后,矿上和段园镇进一步加强了对小街的管理,这几年从未出现过抢劫的事情。
平时,欧胜召在街道巡视,能够一眼识别出正打算将自行车解锁的人是窃贼还是车主,如果是小偷他便急忙上前阻止。当有车主没有将车子锁好时,欧胜召会主动提醒,防患于未然。正是在欧胜召的帮助下,矿上自行车被盗情况鲜有发生,整个矿区的治安环境有条不紊。
“也有人不理解,但我会坚持下去”
“都80多了,还出来瞎跑啥?”
“这市场,是你一个人能管得了的?”
“天天风吹日晒的,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
自从欧胜召当了“编外警察”,一些街坊邻居、小商小贩时不时埋怨他。
走访中,镇宣传工作人员偶然发现欧胜召的右手大拇指上有一道大约2至3厘米的伤疤。
“这是啥时候伤的?”我们问。
“大概有十多年了吧。”欧胜召说。
欧胜召回忆说,有一天自己在街上巡视,看到一家卖卤肉的商贩正占道经营,他上前好言劝说,可是老板娘依旧我行我素,欧胜召见劝说无效就自己上前把架在炉子上的热锅端了起来,打算挪到路边,可这一举动触怒了老板娘,她立即跟正端着热锅的欧胜召争执了起来,没多久滚烫的金属锅便烫伤了欧胜召的手。
无独有偶,大约在一个月之前,一个卖江米棍的外地人来到矿上占道经营,欧胜召看到后上前耐心劝说,对方先是服从安排将摊点挪到一边,当欧胜召巡视一圈回到该地时,发现他又把摊点移了回来。
欧胜召再次劝阻,对方没有听从安排而是不耐烦地跟老人争执起来。
“刚才我已经往后挪了,那是给你面子,你不要多管闲事,我就是占道经营了,你能把我怎么样?”这番挑衅的话并没有威慑住欧胜召,他不再跟对方交涉下去,而是拿起手机喊来了管理街道的城管。城管的出现让小贩不再飞扬跋扈,咄咄逼人。
很多人会担忧地问欧胜召,为什么会无偿地做这些事情,会不会担心小商贩打击报复?欧老乐呵呵地答道:“我就是喜欢做这些事情,每天在街上巡视已经成为习惯,就算有些人不支持我的工作,我也会坚持下去。”
有人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欧胜召就是这样一位老人,他的坚持,足以感动他周围的每一个人,足以感动被他帮助的每一个人。
袁庄矿那段1000多米长的小街,因为一位老人的存在,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这道风景,用“平凡”作为底色,以“平凡”勾勒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