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129作者: 董留洋 信息来源: 矿山集组织部发布时间:2016-03-11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加强基层党建阵地建设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
当前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加强基层党建阵地建设面临不少紧迫课题,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基层组织形式日益多样;基层社会阶层更加多元化;流动党员的增加,等等,对党组织如何加强基层各种组织的引领协调,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利益诉求,做好管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和基层党建工作有效途径,开展多元服务,突出解决民盼、民需,着力加强基层党建阵地建设。
一是创新管理体制,优化服务模式。矿山集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街道体制改革新举措,实行街道“1+3”体制改革(“1”是指街道“大党工委”,对街道工作实行全面领导;“3”是指在街道大党工委领导下,按照“三条线”原则成立机关党组织、(村)社区党组织和社会组织及非公企业党组织,构建街道新的党组织架构)和社区议行分设运行模式,从而搭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架构。围绕社区实际,采取划分网络、完善信息、创新机制、强化监督等有效措施,做好(村)社区网络化管理服务工作。
二是立足群众需求,拓展服务功能。我街道基层全年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总投入不低于215万元,村(社区)活动场所面积均达到300平方米以上,把基层党建与改善民生、提升效能相结合,以群众满意度来体现党建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全面发展。以“开放”顺民心,拓宽开放式村部服务功能,加强基层党建阵地建设以“服务”赢民心,以“公开”稳民心,以“文化”润民心。
三是丰富党建活动载体,促进和谐社区。广大群众的参与程度及居民的素质水平是社会和谐安定的根本。为充分调动居民群众参与 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我街道党工委结合实际,强化组织领导,积极搭建平台、拓宽渠道。推进一区一品,打造党建亮点。如北山村的“现代农场非公党建”、南山村的“空竹协会”、六和社区的“文化利民”等党建品牌在街道党工委的培育下日渐成熟。基层党建阵地建设更加扎实,服务手段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真正做到了为民服务长效化和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