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258 信息来源: 区民生办发布时间:2016-02-24 |
杜集区打好民生牌、打赢脱贫战
为确保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杜集区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扶贫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打好民生工程与扶贫攻坚“组合拳”。
一是保障教育、智力扶贫。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加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继续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将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免学杂费、公用经费补助标准由2015年小学每生264元、初中每生375元分别提高到625元、825元。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由2015年每生5000元提高到6000元;通过多元扶持与资助,落实国家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各项政策,对困难家庭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在校生免除学杂费或提供助学金,确保贫困家庭每个学段的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二是加强培训、就业脱贫。统筹使用各类培训资源,加大贫困户就业技能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力度,提升劳动力就业技能。积极开展劳务信息服务,搭建贫困劳动力和用人单位对接平台,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无法外出就业的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
三是畅通公路、交通扶贫。实施公路畅通工程,大力实施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和农村公路网格化建设。完善农村客运网络,加强农村公路安全防护。到2017年底基本完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解决群众行路难、运输难问题。
四是兴修水利、农业扶贫。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充分发挥现有水厂作用,延伸供水管网,不断提高全区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障率、水质合格率,2016年计划解决朔里镇段庄、坡里、罗里等村约1.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2017年实现全区村村通自来水。实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项目,以小泵站、小水闸、塘坝等小型水利工程为重点,推进改造提升,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大农业节水灌溉设施投入,为贫困户增收提供水利保障。
五是卫生服务、健康脱贫。健全村(社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力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政策,对贫困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给予补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制度对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倾斜,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使贫困人口大病医治得到有效保障。
六是完善政策、兜底脱贫。按照“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原则和雪中送炭、补短板的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采取普惠加特惠方式,提高救助水平,确保基本生活。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确保精准认定低保对象,做到动态管理、应保尽保。提高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水平,改善城市三无人员、农村五保老人供养条件。有效衔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持续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到2017年实现扶贫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实施贫困残疾人救助与康复,扩大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范围扩大,将 “四级”残疾人纳入救助;对残疾等级被评定为一级、二级且需要长期照护的重度残疾人给予护理补贴;对听力语言残疾、智力残疾、脑瘫、孤独症等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训练或适配辅助器具。
七是改造危房、住房脱贫。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向贫困户倾斜,整合使用危房改造、农房倒损恢复重建等资金,重点支持贫困户危房改造,确保贫困群众住有所居、住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