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集区政府 杜集区人大 杜集区政协 杜集区纪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旧栏目 / 新闻中心 / 乡镇动态
从“公仪休嗜鱼拒鱼”谈节日拒礼
浏览次数:32   信息来源: 段园镇纪委发布时间:2015-12-18

据《淮南子·道应训》载:公仪休相鲁而嗜鱼,国人献鱼而不受。其弟子谏曰:“嗜鱼不受,何也?”公仪休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受鱼而免于相,则不能自给鱼,无鱼而不免于相,长自给于鱼。”

    这个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鲁国的相国公仪休嗜鱼如命,无鱼不吃饭。在其任相国时,亲宾姻戚,甚至素不相识者都买鱼送他。公仪休一概予以谢绝,送鱼的人都有所望而来,扫其兴而归。有一学生闻其老师当了相国,特地买了几尾大鱼登门恭贺,公仪休一如既往,拒不收纳。学生深感奇怪,问道:“老师素来喜食鱼,却因何不受?”公仪休回答说:“时人投我所好,送鱼者纷至沓来,我身为相国,居于群臣之首,理应以廉为宗,故虽嗜鱼而始终不敢受人一鱼。”学生想了想,复劝道:“我送鱼是尽师生之谊,别无所求,请老师通融一次。”公仪休连连摇头说:“入仕为官,贵在不贪,受礼纳贿,败坏吏治,污浊官场,此戒万不可开。如今我居相位,有俸禄可买鱼吃,若因贪赃枉法而丢了官职,自己无钱买鱼,别人也不会再送鱼来,到时倒真吃不到鱼了。你是我的学生。既是爱师,还是爱我以德为好。”学生终于被说服,便持鱼而归。

公仪休嗜鱼拒鱼的故事,千百年来之所以被人们传为美谈,就是因为他能够清醒认识个人好恶与事业兴衰成败之间的关系,始终做到管住小节,抵御诱惑,作清廉之官。

自十八大以来,一系列中央禁令频发,如同给公务员带上了“紧箍咒”,公务接待和重大节日期间,公务来往中一些腐化之风有了很大的改善与纠正。然而,还有一些党员干部对于节日人情不以为然,认为收点小礼,这是“细节问题”,“小节上的事”,不算收受贿赂,于是心安理得。但是大多数的腐败分子就是从收受小礼而逐步走到腐化堕落的地步。在小礼面前放松了警惕,丢掉了原则,丧失了人格的例子并不鲜见。因此,官员能否廉洁从政,抵制住诱惑,对“节礼”的态度很关键。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明得失”。眼下,随着我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临近,一些图谋不轨的人可能会打着过节的幌子,又开始带着各种“礼品”,拜码头、走门子侵蚀党员干部。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必须从“节礼”抓起,面对物质的诱惑,要用好古代清官公休仪“拒贿”这面镜子,始终做到知微见著、防微杜渐,不被金钱利禄所累,自觉防贪拒贿。唯有如此,方能欢乐祥和过节日,神清气爽干事业,清清白白走人生,自己才能成为过得硬的人,顶天立地的人,人民群众称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