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179 信息来源: 高岳街道 宣传部发布时间:2015-11-12 |
一个公共旱厕,不嫌污浊,他默默打扫15年;一条乡间小路,数盏昏黄路灯,他晨昏相守16载;一间村级图书室,看护2000余册书籍,他件件视若珍宝;一个美好乡村,房屋改建,他自愿当起带头人。他就是杜集区高岳街道双楼村老党员徐士领。
徐士领今年76岁,19岁入党,在他心里,入党的誓词就是一生要坚定的信念。而作为一名老党员,他说的最多、干的最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
说到为村里打扫公厕,要从他退休时说起。徐士领原是徐瓦房自然村的老村长,2000年退休。退休时,徐士领认为,虽然不能在村里大事上再作多少贡献,但可以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在农村,没有冲水马桶,必须使用旱厕。但是打扫不好,就会很不卫生。为了让周围群众能使用干净卫生的旱厕,徐士领从“老村长”摇身一变“清厕工”。日日早晨5点,夜夜晚上7点,就这样,他从2000年开始,一直义务打扫到现在。
说起打扫公厕,家里人一开始都反对。“不卫生不说,他年龄大了,我们担心他的身体。”儿子徐峰心疼父亲的身体吃不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但徐士领“认死理”,心中的党员标准不能降低,“既然要做,就要坚持下去,咱共产党员干事情,哪有半途而废的。”
时间久了,徐峰理解了父亲,并在工作之余,带着孩子一起帮父亲。“父亲没有多说什么,但他的行动胜似千言万语。”徐峰感慨说。
在老伴徐美华眼中,奉献早已成为他们52年共同生活的一部分。风雨交加的晚上,徐士领要撑起雨伞查看村里的路灯是否正常;寒冬腊月,徐士领要对着时钟等待路灯全部熄灭。16年,陪伴他的是那个推上去又拉下来的电闸;16年,陪伴他的还有那漫天星辉。
“放弃舒适的退休生活,为我们打扫公厕,看护路灯,特别是帮助村里协调解决美好乡村建设问题。这都让我们很感动。”双楼村党总支书记徐亲振说,“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需要村民按照统一规划改造。有的需要退让宅基地,有的需要做通老人的守旧观念,这些都是难题。”
自去年双楼建设美好乡村以来,徐士领主动发挥余热,不计报酬当起了徐瓦房自然村房屋改建领导小组组长。跑前跑后为大家丈量土地,奔东转西做大家的思想工作。“他以前是老村长,为我们干了这么多实事。我们不信他信谁?”67岁的村民徐亲东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采访中,不论是村头聊天的老村民,还是务工回家的年轻人,提起这位76岁的老党员,无不交口称赞。
走进徐士领简陋的卧室,看到墙上那幅名为《一头老牛》的水墨画时,我们不难理解,桌上一本本“优秀共产党员”证书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