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集区政府 杜集区人大 杜集区政协 杜集区纪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旧栏目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中国梦•杜集情
浏览次数:275作者: 杨彤   信息来源: 杜集机关工委发布时间:2015-09-10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历史的车轮在中华大地轧出了深深浅浅的车辙。我们的故事朴实无华,我们的经历近在身边,然而,我们家四代共产党员的成长、奋斗,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之初到蒸蒸日上,从不足万人到近亿人的发展历程,我们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的缩影,大家前赴后继、义无反顾,为党争光、为国奉献,百年历程弹指一瞬,革命精神永存世间。

你听,炮火连天、震耳欲聋,国家在侵略中挣扎,岌岌可危、摇摇欲坠。滔滔黄河水,容纳不下中华子孙对祖国的赤胆忠诚;滚滚长江浪,承载不了华夏儿女对神州的炽热深情。时代号召我们:前进!前进!

说起我的祖爷爷,村里的长辈们总是翘起大拇指,说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们所说的“了不起”多停留在他读书多、知识广、有手艺、人精明,至于他什么时候加入的中国共产党,怎么加入的共产党,大家都说不清楚,我们只知道他在建国前就入了党,是个名副其实的“老革命”,祖爷爷的故事在大家的眼里也因此多了几分传奇色彩。其实,在那个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定有许多和他一样的先辈,他们有眼界、有魄力,选择与共产党同舟共济,拯救百姓与水火之中,那是时代赋予他们的神圣使命。

你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战士们唱着慷慨激昂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打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打出了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威,是新中国恢弘的一笔。

时间拨到1950年,那时的爷爷是个意气风发的二十多岁小伙,也是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战士,他跟随志愿军远离家乡,参与到异常残酷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把他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奉献给他挚爱的祖国和人民。65年后的今天,我已来到了和当时爷爷一样的年纪,爷爷却早已因病离开了我们,但爷爷老年时期的“唠叨”和喃喃自语,我却永远不会忘记。他常常念叨着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和并肩作战的兄弟,他最骄傲的就是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参与谱写了波澜壮阔的战斗诗篇和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退伍后的爷爷投身到淮北建设中来,见证了淮北平原这座煤城的诞生,他们这辈人能吃苦、能战斗,是淮北煤田的奠基人,为这座城市的腾飞立下了汗马功劳。

你听,中部崛起的春雷响彻江淮大地,淮北在机器轰鸣声中欣欣向荣,产业工人的脚步铿锵有力。勤劳智慧的杜集人立足区域实际,依托煤炭、纺织等产业和特色农业,迅速腾飞。

“我是共产党员”是我的父亲常挂嘴边的一句话,他是一名普通的煤矿工人,一名踏实工作、甘愿奉献的共产党员。小时候的我,不能理解,为什么共产党员应该晚下班、常加班,每晚的刻苦学习、深夜的随叫随到,只因为那句“我是共产党员”。是父亲教育了我共产党员要吃苦在先,工作中越是累越是苦的活,他越是抢着干,在酷夏的抢修任务中,他累得中了暑,昏倒在车间,却没有一丝抱怨;是父亲教育了我共产党员要以身作则,他时时刻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通过自学完成了大专函授教育,在各类技术比武中屡创佳绩,在单位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是父亲教育了我共产党员要爱党、爱国、爱人民,虽然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但向善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就是实现国强民富、社会安稳的正能量。

你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吹响了时代新的号角,点燃了中国人心中久蓄的热火,举国沸腾、万众瞩目。生于走向盛世的中国,我们倍感幸运,也更要勇敢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

2012年,大学三年级的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举起右手宣誓的时候,我更感身上责任的重大,我能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能不能以自己的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词一直在我的心头萦绕,2013年,我选择成为一名基层公务员,服务着杜集——这片我热爱的,生我养我的土地。古有儒家大师颛孙子张,今有雕塑大家刘开渠,历史深厚、人杰地灵,这片土地的底蕴远比我想象的深;工业因煤而起,农业品牌远扬,气候温润、资源丰富,这片土地的潜力远比我想象的大。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付出青春和热血,为百姓排忧,我们真情实意;为社会和谐,我们身体力行;为发展献力,我们义不容辞。在这样一片熠熠生辉的土地,一群新时代的年轻共产党人秉承着老一辈人的革命精神,铭记着“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新要求,为了33万群众的幸福生活而不懈努力。

我骄傲,我是中国共产党员,在追寻中国梦,建设美好家乡的路上,我们永不止步!

谨以此文,献给一代代共产党人,祝福中国共产党九十四华诞!

 

 

 

    单位:杜集区政协办公室

电话:0561-3090292

上一条: 见证辉煌
下一条: 我 心 中 的 杜 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