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集区政府 杜集区人大 杜集区政协 杜集区纪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旧栏目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庆七一,我心中的杜集”
浏览次数:238作者: 吴华   信息来源: 杜集机关工委发布时间:2015-09-10

岁月如歌,光阴荏苒,杜集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即将走过94年的光辉历程。有过低谷、有过曲折,走过弯路、绕过远路。94年沧桑巨变,94年硕果累累。

94,从贫穷走向富庶,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94年,勤劳勇敢的杜集人民演绎了淮北史册上自强不息的传奇。

杜集的革命建设,并非一帆风顺;杜集的改革开放,并非一路凯歌。94年,曾驱散阴霾,信心百倍;也曾经受考验,艰辛探索。尽管遭遇了众多急流险滩,但发展的航船始终破浪前行。

杜集的94年,是一个飞速发展、翻天覆地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激情与梦想的时代;更是一个变革与重构交织、新旧思想相互激荡的时代。

闻名遐尔的大庄葡萄,早在清乾隆年间就列为贡品,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届葡萄文化采摘节,享誉大江南北;孔子的十二大贤之一、春秋时期文化名人颛孙子张晚年及其后世子孙世世代代生活在石台镇学田村,如今颛孙子张研究会已成立,子张墓即将整修,国内外学者纷纷慕名而来;梧候阳城延的封地梧国坐落在石台镇梧桐村,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也被传为佳话;朔里因汉武帝时期名臣东方朔云游居住而得名,并成为一个美丽传说;北山的汉画像石、刘窑的汉墓群,印证了东汉时期的繁荣文化。

94年,杜集的革命、建设既充满希望,也包含曲折;既遭遇过激流,也掀起过波澜。但因为对杜集这片土地的衷心热爱,对杜集人民的责任所在,一代又一代杜集人始终以人民利益高于一切,94年一以贯之,强区富民成为杜集人民广泛的社会共识和发展理念。

随着历代王朝的更替,勤劳勇敢的杜集人民在民族兴衰的历史长河中顽强地生活着、抗争着。清朝末年,民主革命时期,段园镇薛庄村刘云昭,1910年在萧城首建共和党组织,为推翻清政府四处奔走,积极参加革命战争,成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在天安门城楼出席了开国大典;1944年,以彭雪枫领导的新四军四师在小朱庄全歼了亲日顽军司令王传绶一个纵队。淮海战役期间,仅朔里区就支前粮、面120万斤、军鞋5万双、民夫2000人,担架370副、修路162公里,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杜集可谓地灵人杰,这片古老而又丰腴的土地上,既走出了共和国将军薛复礼、杨旭华,又孕育出一代雕塑宗师刘开渠、表演艺术家刘世龙等社会名流。

改革开放35年,不仅是杜集生命力迸发的35年,也是个人生存空间得以扩展、个体权利观念得以舒张、个人创造能力极大激发的35年。回望35年,留在记忆里的,不只是节节攀升的数字,恢宏壮观的篇章,更有一个个写满希望梦想、饱含时代温度的人生故事。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也是最大的民意。杜集的改革,一开始就与人民“捆”在一起,一开始就认清了自己的主体力量,一开始就围绕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展开。35年竞相迸射的“杜集活力”,从根本上说,来自于对人民意愿的由衷尊重。

80年代,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区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杭淮丝绸厂、淮鹭集团曾经辉煌一时;“一优两高”农业获得全省先进、土地复垦全国领先;2000年以后,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三化战略,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构建以杜集经济开发区为主,段园工业集中区、杭淮纺织工业园为辅的“一体两翼”招商引次平台,连续七届举办中国矿业设备博览会,成功引进浙商,建成中国矿业设备博览城;协调退城进园,引进安徽矿机建成投产,实现了从农业大区向工业强区的华丽转身。同时,紧紧抓住淮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机遇,倾力打造“一场一山一园两管”(开渠广场、长寿南山、东湖湿地公园、汉画像石馆、大庄葡萄博物馆)。全力推进文明村镇建设,任庄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推倒一堵墙,贴近干群心”,在全市率先开展开放式村部建设,双楼村被中组部命名为开放式村部建设发源地。连霍、合徐高速穿境而过,符夹铁路电气化改造全面开工,杜集高铁即将建成,实现了杜集人民的高铁梦。

94年革命、建设、改革符合党心民意、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我们必须时刻谨记为人民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只有自强不息才能把握命运,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强区富民,只有艰苦奋斗才能成就伟业。

  2014年已经过去,一切都成为历史。

  与五千年的深厚历史相比,94年只是一段短暂的光阴。然而沿着杜集人民当家作主的方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打造精致淮北、建设美好杜集已不再只是梦想。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我们曾经离它如此之远。我们从未离它如此之近。

上一条: 我骄傲 我是杜集人
下一条: 见证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