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655 信息来源: 杜集区财政局发布时间:2015-08-05 |
一、2014年财政决算情况
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全区财税部门认真执行区九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各项决议,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稳中求进为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着力稳财力、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强管理、防风险,全力保障全区经济社会领域重点支出,全年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2014年全区财政决算情况
1、财政收入决算:全区财政收入完成31489万元,完成人大批复预算2.92亿元的108%,增收3729万元,增长13.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3897万元,占财政收入的76%,增长14.4%;非税收入完成7592万元。
2、全区财政支出决算:经区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2014年财政支出预算51482万元。加上在预算执行中市级转移支付、上年结转及调入资金,最后支出预算为77915万元。当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7824万元,完成预算的99.9%,与2013年公共预算支出基本持平。
3、全区财政收支平衡情况:按照现行的财政体制,2014年度,全区财政可用财力77915万元,当年财政支出77824万元,收支相抵,滚存结余91万元,实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决算情况
1、政府性基金收入决算:政府性基金收入2735万元,全部为开发区工业用地土地出让金收入。
2、政府性基金支出决算: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916万,增支383万元,为上级转移支付支出。其中:教育事业支出10万元;文化事业支出62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99万元;彩票公益金用于社会福利、残疾人事业等方面支出565万元;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支出85万元;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支出95万元。
3、政府性基金平衡情况: 2014年政府性基金收入273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918万元,上年结余10万元,政府性基金财力合计3663万元。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916万元,收支相抵,政府性基金结余2747万元,主要是未安排的土地出让金拆迁补偿等支出。
(三)区本级财政决算情况
区本级财政支出决算:经区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2014年区本级财政支出预算41105万元。加上在预算执行中市追加、上年结转及调入资金,最后支出预算为67580万元。2014年区本级财政累计支出67519万元,为预算的99.9%,同比增支2602 万元,增长4%。区本级各主要支出项目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349万元,为预算的99.8%,同比增长23.3%。增支的主要原因是机关人员津补贴调标。
2、公共安全支出 2621 万元,为预算的100%,同比增长41.8%。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比因素造成的,本年度上级下达司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320万元及消防大队消防站建设100万元。
3、教育支出17329万元,为预算的100%,同比增长2%。
4、科学技术支出3471万元,为预算的100%,增长36.9%。主要是上级转移支付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等。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260万元,为预算的100%,同比下降19.8%。减支的主要原因为不可比因素,2013年上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较多,其中杜集区广播电视站发射塔改造及设备改造50万元。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241万元,为预算的100%,增支3652万元,增长29%。主要是关闭小煤矿补助资金投入1050万元,发放各种优抚对象生活补助1660万元,发放城乡低保、五保资金6795万元,残疾人生活救助及支持残疾事业发展投入335万元,以及离退休人员工资等其他社会保障支出。
7、医疗卫生支出5759万元,为预算的100%,增长3.6%。
8、节能环保支出233万元,为预算的100%,同比下降43.2%。减支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比因素,2013年上级追加了巢湖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29万元。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032万元,为预算的100%,同比下降57.9%。减支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比因素,2013年上级追加县级公路升级改造项目资金1580万元。
10、农林水事务支出6049万元,为预算的100%,同比增长3%。主要是各级投入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资金960万元,龙岱河治理1160万元,支持美好乡村建设资金2430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942万元,以及森林增长工程、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支持农业生产和发展的投入。
11、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1649万元,为预算的100%,同比下降63.9%。该科目反映的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支出,主要是上级追加关闭小煤矿资金300万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资金1240万元。减少的主要原因也是不可比因素,2013年上级追加资金较多。
12、商业服务业等事业支出173万元,为预算的100%,与2013年同期基本持平。该科目主要反映上级追加对旅游发展方面的专项投入和外贸促进政策专项资金。
13、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445万元,为预算的100%。主要是从工矿废弃地、村庄搬迁等土地治理项目中提取的用于土地规划修编方面的支出。
14、住房保障支出4604万元,为预算的100%,增支2239万元。增支的主要原因是上级追加廉租房补贴199万元、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2000万元以及农村危房改造资金42.5万元。
15、其他支出200万元,同比增长29%,完成预算的79%,主要是上级追加支出。
16、交通运输支出1016万元,主要是上级追加支出。
17、债务还本付息支出88万元,主要是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支出。
区本级财政平衡情况:根据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14年度,区本级可用财力67580万元,当年支出67519万元,收支相抵,滚存结余61万元,全部结转下年使用,实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四)政府性债务情况
通过对全区债务情况进行清理甄别,截至2014年末,全区政府性债务项目60个,债务总额46847.92万元,主要是园区道路、安置房等建设项目工程款和银行贷款。其中一类债务(偿债)46638.3万元;二类债务(担保)209.62万元。2014年全区当年新增政府性债务10546万元,当年筹集资金5390万元,偿还到期工程款及贷款本息,实现了应偿尽偿。
从决算情况来看,我区财政运行态势总体较为平稳,保持了收支平衡。收入方面:宏观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经济发展艰难,财政增收乏力。财税部门深入分析研判所面临的形势,主动转变思想,积极适应新常态,共克时艰,多措并举,深入挖潜增收,保证了区级财政收入目标顺利完成,实现13.4%的增长幅度。支出方面:严格按照人大批准的预算执行,提高预算约束力,进一步优化预算绩效。以“三保一突出”为主(保工资、保民生、保运转,突出重点),从严从紧控制一般性行政支出,统筹安排财政资金,盘活存量,用活增量。民生等刚性支出不断加大,全年民生支出累计6.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3%,比2013年增加2500万元,提高3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支出需求扩大,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
二、2014年财政主要工作
2014年,财政部门在人大依法监督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人大的有关决议,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压力,抓牢收入目标,稳中求进,以稳促进,努力克服收支双重压力,抓主抓重,提高财政保障能力,有效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狠抓税收征管,财政收入取得新进展。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宏观经济形势极为复杂,财政增收形势非常严峻,财政部门加大对国税、地税、镇(街道)及工业园区的协调力度,加强调研分析,制定增收措施,深入挖掘收入潜力。一是强化征收监管。结合我区产业结构,立足重点行业、梳理重点企业、紧盯重点项目,盘点新增税源,抓细零散税源,力争应收尽收;二是加强分析研判。结合国家税收政策深入分析我区税收结构和增长趋势,做好税收评估分析工作,预测税收走向,增强前瞻性;三是畅通税务信息。建立了部门协调联系、协税护税等信息互通机制,畅通征管信息交换渠道,强化对税源的动态掌控,及时分析解决困难和问题,做到税源信息共享、征税力量统筹,确保税收有效管理,实现财政收入稳中有增。
(二)发挥财政职能,经济发展增加新活力。认真贯彻落实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通过财政贴息、金融担保、以奖代补、产业扶持等方式,着力扶持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业,助推民营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杠杆效应,加强财政性存款与金融机构贷款的挂钩等措施,搭建政、担、银、企合作平台,启动开发区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出台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进一步完善了我区投融资管理体制。2014年投入2000万元设立企业批量授信风险资金池,注资3720万元做大做强担保公司,为辖区35家企业提供1.85亿元贷款担保,支持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
(三)保障民生支出,民计民生得到新改善。依法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推动教育优先发展,投入教育事业1.75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22.5%;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支出6787万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8.7%;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支出1.85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24%;投入228.8万元,解决了“老字号”生活困难问题。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发放惠农补贴4424万元,兑现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资金 67万元,巩固提升了南山、大庄、双楼等美好乡村建设成果,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20个,投入1056万元,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6项民生工程投入3.85亿元,其中区财政配套4017万元,占总投入的10%。投入93.6万元完成50户农村危房改造;投入150万元建成11所社会养老服务机构;投入942万元解决了段园地区1.8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投入2.8亿元建设公租房、棚户区改造2480套,民生工程实施工作继续保持全市前列。
(四)坚持依法理财,预算管理获得新成效。贯彻落实新《预算法》,细化预算支出,使预算资金落实到具体单位和具体项目,切实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减少预算追加的弹性和预算支出的随意性,进一步加强对所有财政资金的预算控制,切实规范预算收支行为。坚持“三保一突出”,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遵循预算安排,按支出项目和进度拨付资金,及时关注各项资金特别是专项资金使用的具体情况,定期分析会商预算执行状况,减少资金滞留。对国库集中支付资金相关信息进行动态监控,及时纠正预算执行偏差,强化预算监督,公开预算信息,有效提高了预算执行透明度,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运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保障了财政资金安全、规范、有效。
(五)发挥监管职能,资金绩效得到新保障。加强财政资金监管,提高资金的安全和效益,增强防风险能力。一是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常态化。区财政局经常到财政所检查,具体指导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业务工作。二是“三资”监管规范化。建立资产、资源集约节约管理新机制,建立小额资产处置平台,规范小额票据管理,所有农村集体“三资”必须经村书记、村长双签字,镇办纪委部门审核,做到产权明晰、处置规范、收益统筹、监管有力。三是资产管理动态化。全面细致清查了全区国有资产,资产总额5.2亿元,摸清家底,新增资产、处理资产实时更新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做到账实相符。四是票据审核制度化。规范支出票据,严控公务支出,完善报账手续,依法依规严格审核,确保财务支出的真实性。五是资金监管全程化。按照“花钱要有效,用钱要负责”的要求,规范财政项目和资金审批,特别是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涉农资金、民生工程资金等,实行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审计的全过程监管,切实保障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014年,虽然财政工作保持了稳中求进的良好势头,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财政收入总量不大,质量不高,增速趋缓;主体税种支撑乏力,新兴税源有待扶持;改革发展、改善民生及偿还政府债务等刚性需求与财力不足矛盾突出;财政资金调度难度增大,预算约束力有待加强等。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努力解决。2015年,我们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基调不变,把握主题主线,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统筹做好财政工作。财政支出继续以“三保一突出”为原则,积极应对各项改革,确保落实增资政策不走样、民生工程配套不缩水,确保顺利完成年度收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