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442 信息来源: 杜集区政府办公室发布时间:2015-06-16 |
一、领导重视到位。成立了秸秆禁烧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杜集区2015年夏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区委书记、区长亲自挂帅,四大班子齐抓共管,实行秸秆禁烧全员参与的“联、帮、包”工作机制。
二、宣传发动到位。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悬挂禁烧横幅、宣传车和喇叭广播、小手拉大手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在全区营造“露天焚烧秸秆违法,综合利用利国利民”的良好舆论氛围,同时发放《致农民朋友秸秆禁烧一封信》,并让每户群众签订送达回执,从而进一步增强群众禁烧自觉。
三、包保责任到位。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将秸秆禁烧任务细化到村组、具体到地块,责任落实到人并在看守点帐篷上张贴悬挂。实行包保时间全天候,昼夜巡查,轮流值班;包保区域全覆盖,做到田间、地头秸秆零火点,企业、社区垃圾无焚烧;包保环节全过程,从收割、粉碎、旋耕、播种、清理等每个环节严格把关,环环紧扣,做到“四盯”即“盯机、盯人、盯田块、盯重点时段”,做到收割一块,秸秆处理完一块,不留隐患,不留死角。
四、督查落实到位。实行全天候、立体、交叉的督查网络,区、镇班子成员带队巡查,区、镇纪委岗位执纪督查,镇、街道、派出所专职巡查。
五、物资保障到位。区及时向镇(办)拨发禁烧奖补资金及工作经费,区直各部门为包保村(居)给予了力所能及的资金和物资帮扶,镇(办)为每个村居配备帐篷、对讲机、灭火器、扫帚、铁锨、手电筒等禁烧工具,足额发放农机补贴。
六、秸秆处置到位。加强秸秆综合利用,采取打捆销售,制作板材,高温基肥,畜牧养殖,粉碎还田等多种形式,实现秸秆还田与打捆离田相结合。
七、应急准备到位。区里成立由公安、城管、机关人员组成的100人应急分队,各镇(办)成立了60人的应急分队,备齐了应急车辆和应急物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做到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处置。
八、奖惩兑现到位。区、镇(办)、村组实行全员禁烧风险保证金制度,对完成秸秆禁烧工作目标的镇(办)和相关部门,全额返还禁烧保证金并等额予以奖励。严惩“第一把火”,对故意纵火实行“零容忍”。
截至目前,杜集区12万亩小麦、油菜种植面积,已收割10.8万亩,其中秸秆已旋耕还田6.5万亩,确保了“不见火光、不见黑斑,不见烟雾,禁烧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