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379 信息来源: 淮北日报发布时间:2014-12-08 |
据了解,今年以来,利用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杜集区40个村(居)共举办文艺演出48场次,体育活动180场次,放电影382场次,30个村更新图书、报刊3090册,更换基层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点机顶盒30个,电脑14台。
杜集区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把民生工程落实纳入年初工作计划,提前谋划、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具体抓,专人负责的民生工程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全区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落实工作。该局分别与各镇办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并对具体落实提出了要求。为规范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杜集区根据省、市有关要求,出台完善了《杜集区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实施办法》和《杜集区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使该项资金切实服务好农村文化建设。
在落实各项民生工程政策过程中,杜集区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突出资金使用的规范性,促进各项文化惠民工程创新落实。杜集区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多次开展征求意见活动,把群众的意见要求梳理出来,制定工作方案,及时整改。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时,杜集区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按照“支持正规文艺院团,扶持本地优秀团体”的原则,向符合条件的国有、民营艺术表演团体进行统一招标采购,经过严格的招标评审程序,最终有4家演艺团体中标。今年10月初,“送戏进万村”活动全部结束,群众普遍反映良好,满意度较高。同时,杜集区将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和农村远程教育相结合,建立起由电脑、宽带网络组成的文化传输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学习、娱乐、科技培训、节目播放等功能,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为充分发挥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推动文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在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杜集区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拿出详细的方案,报区监察局、区财政局(招标局)等部门审核同意,招标过程、合同签订由区监察局和区财政局(招标局)全程共同参与,并在杜集区网站等平台进行公示,保证了程序规范性。建立送戏进村服务反馈机制和群众满意度测评制度,确保演出质量,力争让群众满意。杜集区还成立了由区委督导组、区监察局、目标办等单位组成的“大督查”工作组,对民生工程每月进行一次督查,将结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杜集区对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坚持 “专款专用、及时拨付”,每笔资金的使用必须经监察局、财政局同意,确保不拖拉、不截留、不挪用,充分发挥民生工程资金的文化惠民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