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5266 信息来源: 淮北日报发布时间:2013-12-06 |
说起这一切,杜集区南山村的村民说:“这些都是美好乡村建设给俺们带来的变化。”
说变化,60岁的郑仁爱颇有发言权:“多年前,一到下雨的时候,村子里的路没法走,出门就是一脚泥。后来,水泥路修通了,出门也方便了。”方便的不只是路,如今南山村在开放式村部建设中,建成了一个宽阔的广场,配置了健身器材,每到傍晚时分,村里不少男女老少都聚集到这里,跳舞健身。
李彩云是领舞者之一。说起跳舞,李彩云坦言:“我喜欢跳舞,这比坐在桌前打麻将好多了。”没有教材,李彩云就从网上下载,自己学会了,再带领大伙一起练习。
跳广场舞,是南山村加强文化乐园建设、引领文化发展的方式之一。村党总支书记石磊介绍说,在南山美好乡村建设中,投资180余万元的农民文化乐园已初具雏形,预计年底前可建成。
结合原有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文体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基础设施,南山村还将相近相通的惠民工程整合利用起来,让农民文化乐园与美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村头,有老寿星的雕塑以及刻有“寿比南山”的徽派门楼,不远处便是已经建成的水街。这里,是南山村的“门脸”。往村里走去,便是白墙红瓦格调的山村了,别有一番味道。“现在村子里可干净了。村里雇了几位环卫工人,每天定点清扫保洁。如今这环境没得说了,一点不比城里差。”村民高秀英笑着对记者说。
“美好乡村建设不仅仅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农民收入。”石磊挥着手,目光很是坚定。
这句话道出了最实在的、最关键的一环。南山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投资,而这已经由区里等给解决了——杜集区要把南山村打造成一个亮点,着力打造以“长寿”文化为主题的休闲养生胜地,建设成为皖北乃至全省美好乡村建设的响亮品牌。
路,就在脚下。怎么走,还得靠自己。南山村充分利用大片的荒山坡,发展经果林。“我们引导村民种植了大量的核桃树,其余的则是少量的杏树、桃树等等,目前俺村发展了6000多亩经果林,不仅绿化了荒山,还增加了村民收入。2012年,南山村村民人均收入达7000多元。”石磊笑着说。
说到核桃树,这可是南山村一班人琢磨了一阵子才决定种植的。刚开始的时候,不少村民对此颇有异议。南山村多次组织党员干部、技术员前往山东泰安等地,向当地的核桃等经果树种植专家、能手取经。
南山村最终决定充分利用荒山资源,以核桃树为主,提高荒山的利用价值,让荒山变成村民的“钱袋子”。
在山坡上,万玉林正在核桃树林里转悠。他说,去年秋天他家种植的部分核桃树已经结果,小赚了一笔。“一棵树的果子就卖了近900元钱,而且都是村里搭线找来的买家开车进村收购,销路不是问题。”现在的万玉林,最期待的就是每年的秋天,400多棵核桃树就是一家的希望。
如今,南山村建设美好乡村的路子越走越顺了。村民们对此充满了期盼,希望在美好乡村建设中,日子越过越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