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集区“三化”目标打造教育新格局
浏览次数:807 信息来源: 淮北日报发布时间:2013-03-26
|
|
根据“打造美好杜集”“建设美好乡村”和教育发展实际,杜集区坚持“持续、提升、跨越”的有机结合,确定今年及今后一定时期内全区教育发展的“三化”目标,即“学校建设标准化、教育管理特色化、教学科研现代化”,努力打造杜集教育新格局。
今年,该区在学校标准化建设上,将重点解决好义务教育学校的合理布局和资源优化整合;按照条件改善标准化、资源配置均等化、办学行为规范化的要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该局认真研究制定学校布局规划,结合美好乡村建设,根据村庄布点,优化农村学校布局和师资结构,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条件。2013年完成5个美好乡村“一校一园”建设。进一步加强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校干和教师交流工作。合力做好滨湖新城、龙溪水岸等新建小区教育配套设施建设与移交工作。在完成第一批32所学校“班班通”设备、实验室、图书、音体美器材、计算机等配备的基础上,完成31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同时加强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研究。同时抓好教育项目建设。完成第八高中、区实验初中、区实验小学、双龙实验小学塑胶操场和张庄中学综合楼、学生宿舍楼和朔里实验初级中学宿舍楼等项目续建工作。
今年,该区将把特色化教育上升到具有一种鲜明的个性、一种创新的精神、一种独特的能力、一种高超的工作方法的认识上来。打造特色高中教育,第八高级中学要建设成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硬件设备一流的学校,争创省级示范高中。开渠中学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形成突出的艺体办学特色。以美术教育、小语种教育为突破口,打造特色高中教育。区职教中心充分挖掘潜力,扩大在校生规模,实行开放式招生入学制度,学生随到随读,延长招生周期,增加招生人数,力争完成中职教育招生任务。加大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的力度,依托第九中学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通过联合办学、兼并重组,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做大做强机电一体化和机械制造专业。
教学科研现代化是该区提出的另一项工作目标。首先是实施校长队伍现代化管理模式,继续推进和完善校长聘任制度,在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引领下,通过校长交流、挂职培训等形式理顺校长管理体制,通过校长讲校、名校长评选等活动,提升校长职业型、专家型水平。其次要按照教师成长规律,采取多种形式引领教师职业道德提升和专业成长,教师专业培训要突出多渠道、多方式,更多搭建“内练外修”平台,发挥名师辐射效应,重视优质教学成果的应用转化和推广。再次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区、镇、校三级教研立体网络进一步充实、完善,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科研活动。该区还将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着力点,优化课堂教学,解决教学方法落后、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
目前,该区教育发展的“三化”目标已经通过年度教育工作会议向具体单位和责任人部署,并细化分解为30个工作要点,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