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集区政府 杜集区人大 杜集区政协 杜集区纪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旧栏目 / 杜集特色 / 文化科教
杜集区文化与经济和谐“共舞”
浏览次数:866   信息来源: 淮北日报发布时间:2012-11-30

    近年来,杜集区以发展群众体育工作为契机,积极打造文化名片,全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涌现出女子千人腰鼓队等具有杜集特色的文化金色名片,较好地实现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党的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坚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杜集区在承办历届中国(淮北)煤机博览会过程中,既注重邀请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名角登台献艺,也注重组织千人女子腰鼓队等能够体现杜集特色、散发乡土气息的当地文艺团体活跃气氛。目前,该区千人女子腰鼓队已参加市、区大型招商活动十余次,受到市、区领导和群众的广泛赞誉,成为杜集群众文化的一个响亮品牌。

    结合开放式村部建设,同步完善文化设施建设。该区在40个村设立农家书屋,配备以农村实用技术为主的图书和报刊,吸引了广大农民群众到农家书屋读书看报。同时,依托开放式村部的党员活动室,组织收看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节目,特别是实用技术培训类的节目,并把收看范围延伸到普通群众,实现了资源共享,加快了新型农民的培育步伐。近年来,该区涌现出一大批利用实用技术致富的能人,并带动更多的群众共同致富、快速致富。2009年以来,杜集区农民人均收入和农民收入增幅年年位居全市第一,农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红火,党群关系越来越密切。

    此外,该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健康放在重要位置,高度重视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努力构建为民、爱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的同时,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该区加大投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工作辅导员队伍建设,在40个村和19个城市社区全部建成健身路径,在居民集中区设立15个健身广场,成立了戏曲票友会、腰鼓队、合唱团等40多个民间文艺文体队伍,培训文化工作辅导员120余名,积极引导和组织广大群众参与各项文化活动。同时,注意在春节等重要节假日,举办以活跃节日气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主旨的文体活动,吸引广大群众自编自导自演,使广大城乡居民在笑声中拉近了距离、促进了和谐。此外,结合“五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评选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不断挖掘精神文明建设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并广为宣传,引领农村精神文明生活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