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集区矿山集办事处敬老院院长朱成光:为老人做实事获赞扬 是雷锋式的人物
浏览次数:3099 信息来源: 区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12-03-02
|
|
日前,淮北广播电视台和淮北晨刊的记者到杜集区矿山集办事处敬老院采访,为老人做实事获赞扬的敬老院院长朱成光事迹,区民政局长王道华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高度评价了矿山集敬老院院长朱成光关心老人的感人事迹,赞扬他为雷锋式的人物,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成功干好一行。
一封朴实的致谢信
在淮北市杜集区矿山集办事处,有一个居住着59名五保老人的敬老院。虽说这里的老人都没有亲人,但他们并不孤独。因为在敬老院里,有一个好院长朱成光,他把老人们当亲人来照料,如果一定要用几个词为朱成光“画像”,那该是“热心、朴实、无私”。他热心,觉得无人照顾的老人可怜,他就以一己之全力照顾养老院,即便中间有千般苦难,也毫不退缩;他朴实,用质朴之心待人,把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全心全力、热情服务;他无私,自己出钱、出力照料老人却心存感激……
“2012年2月14日有3位五保老人有病,老朱亲自带着去洗澡、理发后送到朝阳医院内科。住院十日期间去看望7次,还经常打电话询问,问病情,帮摇床、铺被,问寒问暖,内科看护和病人都问这几个老人是谁啊,有功劳吗?我对他们说,这3位老人都是五保户。如果不是我经常去敬老院里看望我叔,我都不知道这里还有一个这么好的院长……”
这是一封朴实的感谢信,在这封信的指引下,记者2月29日下午来到位于矿山集办事处的敬老院,尽管天气阴沉,一排溜儿宿舍门前的走廊里,三三两两的老人们安详地坐在椅子上,相互拉着家常,眼前的情景让人从心底里感到很温暖。
“亲人院长”的故事
“俺们院长那可真是亲人呐,待俺们可强哩!”
“今年冬天可冷了,俺们这儿穿的棉袄、棉裤,都是院长带着院里的服务员们一块儿给新做的,可暖和哩。”
“院长给俺们理发、洗澡,从来都不嫌脏、不嫌累——自己家的孩子有几个能伺候成这样的。”
“俺们吃的东西可讲究哩,有荤有素,包子、饺子,换着花样吃哩” ……
听说记者要采访院长朱成光,老人们这个拉住了记者的手,那个扯住了记者的采访本,“俺说说”、“俺知道”的声音不绝于耳。
70岁的石开元老人,尽管已经有些“老糊涂”,但说起朱院长,他每次都记得清清楚楚,因为前几年院里只要有老人生病住院,都是他和朱院长一起送到医院去的,不论是夜里几点钟。
今年59岁的朱成光,是矿山集镇人,曾当过徐庄村的副村长,十年前,朱成光兼任了矿山集敬老院的院长,这一任就是十年。如今,朱成光全心全意担当着敬老院院长的职务,不管是在哪个工作岗位上,朱成光都做得有声有色,无论是经营自己的“小家”,还是60余口的敬老院“大家”,他都始终用心、用爱经营着,给自己、也给更多的老人带来了欢乐。
忙碌的快乐
购置器材,招聘护理人员,精心制定膳食标准,每天陪老人们聊天,用心照顾老人们的饮食起居……不论事务大小,朱成光始终细心周到地为院里的老人服务着。他每次出去办事,不论回来多晚,都要把老人们都看望一遍才能安心休息。许多老人与他亲得不行,有什么事儿都愿意跟他说说,有的甚至晚上看不到他都睡不着觉。 充满融融亲情的敬老院,老人们很满意,有的老人还在长期相处中渐渐产生了感情,朱成光细心地观察到了老人之间的感情,鼓励他们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在朱成光的帮助下,院里两对老人分别找到了自己的“夕阳红之恋”。
如今的朱成光很知足,更让他欣慰的是,两个孩子都已经成家立室,老伴和孩子不仅支持他的敬老院工作,还常去敬老院陪老人聊天,照顾老人,每逢节假日,还有社会上的爱心人士来帮着照顾老人、打扫卫生……可是,朱成光依旧在忙碌着,为了能让老人们过得更舒适而忙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