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1712 信息来源: 淮北日报发布时间:2011-06-24 |
规范运作 注重创新 强化监督
近年来,杜集区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工作的标准,规范公开内容、形式和程序,健全监督与保障措施,进一步提升政务公开工作整体水平。
该区注重规范,强化实效,积极拓展政务信息公开渠道。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规范和丰富公开内容,努力做到凡应该公开的都予以公开。重点加大政府机构设置和领导职责、联系方式,以及所属部门职能、办事和执法依据、办事流程、办结时限和纪律要求,特别是关注民生的重大举措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公开力度。积极探索政务公开的途径和形式,着力提高公开实效,通过政府信息网站等多渠道公开政府信息。积极打造一流信息发布平台,不断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6年来,对政府网站进行了3次改版,功能不断完善,仅在去年,就发布各类信息1126条。各镇(办)、村(居)委会积极借助开放式村部建设契机,进一步丰富基层公务公开与公共服务内容,及时公布涉农惠农、就业创业扶持、社会保险、城乡社会救助等相关政策、制度以及“三资”管理等信息,着力推进阳光政务、阳光村(社)务建设。
该区创新机制,多措并举,着力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在全市率先实施为民服务全程代理试点工作,积极实施为民为企三级、四级全程代理服务,形成“群众动动嘴,干部全程来办理”行政权力运行新机制。编制了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图目录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指南》,实行审批内容、办事程序、审批依据、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六公开承诺制度。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修订了《杜集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建立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听证会等决策制度,实行领导决策从源头便公开透明。积极推行区政府常务会议“旁听制”制度,凡涉及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邀请3—5名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群众代表等列席。积极开展“倾听你的声音”征求意见活动,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采取听证、公示、群众代表旁听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推进政务公开向纵深发展。
该区加强监督,严格考评,努力形成政务公开长效保障机制。把政务公开作为各镇(办)和各部门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区政府目标考评体系。区政府和各镇(办)区政府各部门签订责任书,半年和年终采取问卷调查、召开评议会等方式,由服务对象对各单位量化打分,纪检监察机关进行综合评议。严格考核奖惩,出台了《杜集区党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绩效考核办法》,把政务公开工作推进情况的好坏,作为考核班子和干部的重要依据。加大督查力度,区纪委监察局下发了《关于违反政务公开规定的处分意见》,对严重违反政务公开规定的人和事进行查处。加快行政效能监察投诉中心、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使行政审批、服务承诺、举报投诉、调查处理、落实反馈等,环环相扣,形成有机整体,最大限度地提升行政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