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1489 信息来源: 淮北日报发布时间:2011-03-04 |
强化工作机制,在夯实创建工作基础上狠下功夫。该区将加大社区基础设施改造力度,完善社区功能,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组织社区人员定期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开展“四进社区”等主题实践活动。切实加强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坚持以城带乡、矿镇共建,继续实施文明创建结对帮扶工程,深入推进“千名干部下基层、同创共建文明城”活动,帮助村镇破解创建难题、提升创建水平;大力推进农村清洁工程,深入开展“三下乡”及文明村镇、文明户、文明集市等各类创建活动,倡导农村新风尚,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深化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创建,充分发挥文明单位在城乡共建、结对帮扶、社会公益活动等方面的带动作用,树立新典型,提升新水平;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广泛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文明示范窗口”等创建活动,规范行业标准,提高服务水平。
加快公共设施建设,在努力完善城市功能上狠下功夫。该区将对主次干道、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消防栓等各类配套设施和主次干道、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加快推进垃圾中转站、公厕建设,更新完善垃圾箱等环卫设施。加强公共场馆建设,加快落实区级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等场馆达标建设进度,提前做好各类场馆等级资质的申报审批工作,确保在测评前达到测评体系规定的A类标准。
加强公共秩序整治,在着力提升城市形象上狠下功夫。该区将加强交通秩序管理,继续推动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建立健全文明交通监管长效机制;加强对车辆乱调头等行为的监督管理,加大对“摩的”、三轮车非法营运活动的治理力度;抓好机动车占道管理工作,在主要交通路口和公交站台长期安排志愿者服务,开展文明出行劝导活动。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抓好集贸市场等区域的环境治理,实现清扫保洁范围全覆盖,建立垃圾清运处理和清扫保洁的长效机制;加强主次干道市容秩序、环境卫生监督管理,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引导沿街各单位、各商店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和公共秩序。加强公共设施的管理维护,组织人员定期对公用电话、公交站台、邮箱、垃圾箱、座椅、无障碍设施等公共设施进行检修和更新改造,确保功能完好、整洁美观、正常使用。
加强目标管理,在完善创建工作长效机制上狠下功夫。该区将进一步建立完善分工明确的创建责任机制,成立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明确责任分工,实行挂图作业,倒排工期。进一步建立完善文明创建工作的推进机制,不断健全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网络”,推进文明创建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进一步建立完善高效的创建工作落实机制,加大督查力度,认真落实创建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及评选、考核、奖励制度,建立起全方位的高效监督机制,确保各项创建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