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集区政府 杜集区人大 杜集区政协 杜集区纪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旧栏目 / 新闻中心 / 今日杜集
杜集区团组织创新工作模式 丰富活动内容 给农村留守儿童一个温暖的“家”
浏览次数:1854   信息来源: 杜集区信息中心发布时间:2010-05-20

杜集区任庄村9岁的小学生李振,不久前又有了一个“新家”。每天放学后或者节假日,他一有空就往“新家”跑。在那里,李振和许多小朋友一起下棋、看书、捏橡皮泥,快乐写在他的脸上:“我喜欢这个‘家’。虽然爸妈在外打工,可我并不觉得孤单。”李振的“新家”就是村里的“少儿之家”。温馨的布置,成架的图书,各种各样的玩具,还有可以与父母交流的亲情电话和电脑视频,使这里成为了当地留守儿童最喜欢去的地方。

    仅在任庄村,每年就有近600人外出务工,并由此产生了一批远离父母的留守未成年人。这些孩子普遍面临着学习缺‘教’、生活缺‘助’、亲情缺‘慰’、心理缺‘疏’、安全缺‘护’等问题。从2009年起,杜集区团委就依托开放式村部建设,在留守未成年人较集中的任庄村、双楼村试点建设“少儿之家”,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爱心活动来关爱留守儿童。

    “少儿之家”为当地的每一名留守未成年人都建立了档案。同时,制订出台了一系列关爱留守未成年人的制度,定期举办有关健康、安全、法律等方面的培训,并积极动员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和学校教师等社会力量,与留守未成年人结成帮扶对子,使远离父母的孩子们“心有人爱、身有人护、学有人教、难有人帮。”任庄村大学生村官孟营营是“少儿之家”的校外文体辅导员。平时她除了根据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组织开展趣味活动外,还担任着孩子们校外“教师”的角色。

为留守儿童提供帮助、奉献爱心,是孟营营和其他校外辅导员的共同职责。他们实行定期家访制度,与留守未成年人的临时监护人保持沟通,尤其是对老年监护人给予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不仅是留守儿童,村子里其他的孩子也经常结伴到这里来玩。‘少儿之家’已经逐渐开始面向全体少年儿童。2010年,杜集区40个村(居)都将建成“少儿之家”。在此基础上,团组织将通过创新工作模式,丰富活动内容,使“少儿之家”真正成为少年儿童的生活之家、学习之家、文体娱乐之家和团支部的服务之家。